•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基于UPLC-MS/MS结合网络药理学探讨葫芦茶质量标志物

Study on the Active Constituents of Tadehagi Triquetrum Based on UPLC-MS/MS and Network Pharmacology

摘要目的:解析葫芦茶化学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探讨其潜在质量标志物(Q-Marker),填补葫芦茶质谱分析及网络药理学分析研究空白.方法:采用UPLC-MS/MS对葫芦茶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基于类药五原则筛选有效成分,查找其作用靶点及其涉及的信号通路,应用网络药理学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及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筛选质量标志物.结果:UPLC-MS/MS定性鉴别出葫芦茶中的18个化学成分,筛选后得到10个成分符合类药五原则及符合网络药理学分析条件,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出与清热解毒、利水消积功效相关的通路为 Hepatitis B、Kaposi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Human T-cell leukemia virus 1 infection、Hepatitis C、Human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AGE-RAGE signaling path-way in diabetic、Lipid and atherosclerosis、Fluid shear stress and atherosclerosis.进一步分析得出葫芦茶的 Q-Marker 为桑黄素(Quercetin)、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 3-O-D-galacto-side)、Roseoside Ⅱ(Roseoside A)、百蕊草素 Ⅰ(Kaempferol-3-glucorhamnoside)、葫芦茶苷(Tadehagi-noside).结论:通过UPLC-MS/MS鉴别出葫芦茶的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查找出葫芦茶清热解毒及利水消积的通路,进一步探讨出葫芦茶的Q-Marker.

更多
广告
作者 林晗 [1] 何嘉莹 [1] 贾小舟 [1] 胡绮萍 [1] 钟春琳 [1] 李国卫 [1] 陈向东 [1] 孙冬梅 [1] 潘礼业 [1] 学术成果认领
作者单位 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广东省中药配方颗粒企业重点实验室,广东佛山 528244 [1]
分类号 R282.71
栏目名称
DOI 10.11954/ytctyy.202407034
发布时间 2024-07-23
  • 浏览7
  • 下载2
亚太传统医药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