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Fe示踪谷氨酸包被三氧化二铁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
Determing the biodistribution of nano-Fe2O3-Glu in mice by 59Fe tracer and preparation
摘要目的:应用59Fe对谷氨酸包被三氧化二铁纳米颗粒(nano-Fe2O3-Glu) 进行示踪标记,研究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 方法:采用59Fe标记谷氨酸修饰共沉淀法制备nano-59Fe-Fe2O3-Glu,经肝间质或尾静脉注入小鼠体内,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nano-59Fe-Fe2O3-Glu在血液、心、肝、脾、双肾、肺、脑、眼、性腺等主要组织器官中的放射性,观察其在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包括吸收、分布、消除的特点,组织蓄积及可能作用的靶器官. 结果:nano-59Fe-Fe2O3-Glu粒径15 nm,59Fe标记的nano-Fe2O3-Glu经尾静脉注射,分别于1 h和2天肝和脾达到高峰,峰值分别为48.9%ID/g和22.9%ID/g;肝间质注射后肝8天、脾24 h达到高峰,在高、中、低三个剂量组肝脏分别为41.3%ID/g、20.8%ID/g和14.6%ID/g,脾分别为23.6%ID/g、21.2%ID/g和12.5%ID/g.脑、眼、性腺亦含有一定的放射性,表明纳米颗粒Fe2O3可通过血-脑、血-睾等屏障.经尾静脉和肝间质注射药物后,血液的放射性均在16天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48天仍含有一定的放射性. 结论:59Fe示踪nano-Fe2O3-Glu体内生物学分布灵敏、准确,其在体内主要的靶器官是肝和脾,无血液毒性与细胞毒性.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57
- 被引27
- 下载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