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的应用价值
Application value of abdominal ultrasound in detecting the thickness of myometrium in the lower segment of the ante-rior uterine wall before delivery in repeated pregnancy of cesarean scar uterus
摘要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 108 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采用腹部超声在分娩前精确测量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按照测量结果将孕妇分为 A组(肌层厚度≥3.00 mm)40 例、B组(1.00 mm<肌层厚度<3.00 mm)45 例、C组(肌层厚度≤1.00 mm)23 例.对比分析不同组孕妇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以及子宫破裂发生率,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A组 40 例(肌层厚度≥3.00 mm)超声影像显示,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回声均匀,肌纤维纹理清晰、连续且完整.厚度测量值稳定,图像呈现为厚度一致的带状区域,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无明显薄弱点及异常回声.B组 45 例(1.00 mm<肌层厚度<3.00 mm)超声下回声欠均匀,纹理连续性欠佳,部分区域紊乱.厚度测量值有波动,与 A组相比不够均匀.肌层与周围组织界限在部分位置模糊,可见散在的稍强或稍弱回声区.C组 23 例(肌层厚度≤1.00 mm)孕妇子宫前壁下段肌层超声特征突出,回声显著不均匀,肌纤维纹理连续性几乎完全破坏,难以辨认完整结构.厚度测量值不稳定,局部肌层明显变薄甚至近乎消失.结论 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的风险评估,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6
- 被引0
- 下载3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