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受精失败早补救的临床应用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Early Rescue ICSI in Short-term in Vitro Fertilization Failure
摘要目的 了解短时受精早补救性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受精(ICSI)与晚补救性ICSI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生殖中心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发生完全性受精失败的97例患者共97个周期,分析受精后20 h进行补救(晚补救)的30个周期共30例患者(A组),受精后6 h进行补救(早补救)的67个周期共67例患者(B组),统计两组的平均获卵数、正常受精率、多精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冷冻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 早期补救性(B组)与晚补救(A组)的ICSI平均获卵数(12.10 vs 10.10,P>0.05)、正常受精率(84.73% vs 79.92%)、冷冻胚胎率(24.90% vs 24.1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754,0.923,0.173,P>0.05);但多精受精率(2.53% vs 0.00%)、优质胚胎率(40.72% vs 5.64%)、临床妊娠率(40.30% vs 10.00%),早期补救性(B组)显著高于晚补救组(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34,4.560,8.905,P<0.05).结论 短时受精早补救可以获得与常规IVF相似的临床结局,可以作为受精失败补救措施的最佳选择.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15
- 被引3
- 下载92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换一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