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施磷量与施磷深度对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磷素利用率及磷流失风险的影响

Effects of phosphorus application rates and depths on P utilization and loss risk in a maize-soybean intercropping system

摘要为充分发挥间套作种植体系磷素高效利用优势、降低土壤磷素流失,采用田间试验分析了3种施磷(P2O5)水平(CP:168 kg·hm-2;RP1:135 kg·hm-2;RP2:101 kg· hm-2)与3个施磷深度(D1:集中施在距离地面5 cm处;D2:集中施在距离地面15 cm处;D3:于距离地面5、15 cm处各施一半)处理下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作物地上部生物量、籽粒产量、植株吸磷量、土壤全磷与速效磷含量、磷吸附-解吸特征,以期为优化西南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磷素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磷处理(P0)相比,各施磷处理显著增加了作物地上部生物量、籽粒产量、植株吸磷量、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相同施肥深度下,处理RP1与CP相比,作物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显著提高了植株地上部吸磷量,因此RP1处理的磷素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CP处理.相同施磷量下,不同施磷深度间比较,作物地上部生物量、籽粒产量、植株吸磷量、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均以D2处理最高.依据土壤磷的吸附-解吸特征参数可知,当施磷深度为D2、施磷量为RP1时,土壤对磷的固持能力最强,在降低磷素流失上表现出较强优势.因此,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中适当减少磷肥施用量和加大磷肥施用深度在保证作物产量的同时,有利于提高磷素利用率,减少土壤磷流失.

更多
广告
作者 赵伟 [1] 宋春 [2] 周攀 [1] 王嘉雨 [1] 徐锋 [1] 叶芳 [1] 王小春 [3] 杨文钰 [3] 学术成果认领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成都,611130 [1] 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成都611130;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成都611130 [2] 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成都,611130 [3]
栏目名称
DOI 10.13287/j.1001-9332.201804.026
发布时间 2018-06-07
  • 浏览60
  • 下载0
应用生态学报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4期

1205-1214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