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基于"病-药-量"探讨《中华医典》含竹沥中药方剂相应规律的数据挖掘

Data mining on corresponding patter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s containing Bambusae Succus in Chinese Medical Classics based on"disease-medicine-quantity"

摘要目的 分析《中华医典》中含有竹沥中药方剂"病-药-量"的相应规律,为竹沥的临床诊疗应用及深入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整理《中华医典》中含有竹沥的中药方剂,录入Excel 2016构建临证方药数据库,对其病症、证型、药物使用频次、功效类别、性味归经、剂型及用量等进行统计分析,运用SPSS Statistics 22.0、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结果 共收集含竹沥方剂349首,主治病证分类共99种,其中高频病证(≥20次)主要为"中风""痰饮""咳嗽",治疗"中风"证型以风痰瘀阻为主,"痰饮"以饮停胃肠为主,"咳嗽"以痰热郁肺为主;组方中使用频次≥50次的药物有19味,使用频次较高的有生姜、甘草、茯苓、陈皮等,药物功效种类以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清热药为主;药性使用频次最高的为寒性药,其次为温性药,药味多选用甘、苦、辛味,药物归经以脾、胃、心经为主;高频病症剂型及药物用量分析显示,治疗"中风"时,剂型多为汤剂,竹沥用量多为100 mL,核心药物配伍重用防风以祛风化痰,改善脑络痹阻;治疗"痰饮"时,剂型多为丸剂,竹沥用量为200mL,药物配伍偏重化痰逐饮以理气消积;治疗"咳嗽",剂型多为汤剂,竹沥用量多为200mL,药物配伍偏重化痰清热以泻除肺热.结论 竹沥应用疾病类型广泛,但在治疗不同疾病时,化痰为其主要治则,根据不同证候特点,兼辅以清热、开窍等功效;组方配伍方面竹沥多作为佐助药物进行配伍,因其寒凉药性,宜配伍生姜汁等温性药物协同服用,建议竹沥及生姜汁用量分别为200 mL和100 mL为度,可根据证候痰热症状程度适当加减竹沥用量.对促进竹沥临床实践规范化使用具有重要意义,为竹沥临床应用及新药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及科学依据.

更多
广告
  • 浏览98
  • 下载0
中草药

中草药

2023年54卷8期

2536-2545页

ISTICPKUCSCDCA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