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炒炭过程中颜色-成分变化相关性与其"炒炭存性"探索
Exploration of correlation between color and component changes during roasting process of Rubiae Radix et Rhizoma and its"roasted carbon stability"
摘要目的 考察不同炮制程度茜草炭RubiaeRadixetRhizoma Carbonisata中化学成分、色度值和凉血止血活性的相关性.方法 制备不同炮制程度的茜草炭样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炮制程度茜草炭样品中总蒽醌的含量,HPLC法测定羟基茜草素、大叶茜草素、大黄素、甲基异茜草素、大黄酚、1,8-二羟基蒽醌、异茜草素7个成分的含量,采用分光测色仪测定L*(颜色亮度)、a*(红绿色度)、b*(黄蓝色度)颜色值;通过SPSS26.0和SIMCA-P14.1软件分别对总蒽醌和7种成分含量与颜色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脂多糖和干酵母发热小鼠模型评价不同炮制程度茜草炭样品的凉血止血作用.结果 在茜草炭炮制过程中,随着炮制程度的加深,颜色与有效成分含量有相关关系,除异茜草素的含量呈上升的趋势且与L*、a*、b*值有显著正相关(P<0.05)外,不同炮制程度茜草炭样品中总蒽醌和其余7个成分的含量与L*、a*、b*值总体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回归关系,其中大黄素、甲基异茜草素、大黄酚、1,8-二羟基蒽醌、总蒽醌与L*、a*、b*值均具有显著性正相关(P<0.01),羟基茜草素、大叶茜草素与a*、b*值成正相关(P<0.05、0.01).随着炒制时间延长,止血作用先增加后降低,凉血作用逐渐降低并消失.结论 茜草炒炭过程中化学成分和颜色特征的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为茜草炭饮片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并丰富茜草"炒炭存性"的科学内涵.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