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性颈内动脉非急性闭塞开通治疗微栓子监测研究
Microembolus monitoring after endovascular recanalization of symptomatic non-acut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
摘要目的 对症状性颈内动脉非急性闭塞(NA-ICAO)开通治疗中的微栓子(microemboli signal,MES)数量进行监测,遴选术中发生MES的危险步骤,以提高血管内治疗(EVT)的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2年4月1日—2023年6月30日期间,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的56例患有症状性颈内动脉非急性闭塞并接受EVT的患者进行了前瞻性数据收集.并分别于再灌注治疗的7个步骤中记录了MES发生的次数,使用经颅多普勒(TCD)进行统计.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和术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据MES结果以及术后患者扩散加权成像(DWI)中是否存在新的梗死灶,将其分为两组:DWI阳性(+)和DWI阴性(-).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MES产生数量较多步骤均为微导丝通过闭塞段探寻真腔(均数21.81、17.75,P<0.05)、第1次预扩张(均数23.29、17.43,P<0.05)操作;且术后有新发梗死灶与术中MES总数具有显著正相关性.结论 闭塞开通术中微导丝通过闭塞段探寻真腔、球囊预扩张很可能会诱发MES.在手术过程中MES的数量与术后并发性梗死灶有显著相关性.推测术中MES与患者术后新发梗死灶有关.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2
- 被引0
- 下载18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