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精氨酸、氨基胍和胍丁胺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Effect of L-arginine, aminoguanidine and agmatine on foc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摘要目的:观察L-精氨酸 (L-Arg)、氨基胍 (AG) 和胍丁胺 (AGM) 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组织中一氧化氮 (NO) 含量的影响,探讨3种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和NO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MCAO) 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用Longa评分标准来评价,血清NO浓度用酶标仪检测,脑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L-Arg组、AG组和AGM组在缺血再灌注12、24、72 h的NO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在缺血再灌注12 h,L-Arg组行为学评分显著降低(P<0.05),NO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缺血再灌注24 h,AG组和AGM组行为学评分显著降低(P<0.05),NO含量也显著降低(P<0.05).在缺血再灌注12、24、72 h,L-Arg组的iNOS阳性细胞数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AG组和AGM组则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和L-Arg组(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清NO和海马内iNOS的表达随时间有动态变化.L-Arg在术后12 h、AG和AGM在术后24h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有保护作用.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69
- 被引10
- 下载2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