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COMT基因多态性与童年期创伤的交互作用

Interaction between COMT gene polymorphisms and childhood trauma in adolescents with non-suicidal self-injury

摘要目的 探索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多态性与童年期创伤的交互作用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的影响,从而为预防和干预青少年NSSI提供依据.方法 共纳入84例NSSI青少年和87例健康对照者,收取口腔唾液对COMT基因多态性rs4680和rs165599进行基因分型.使用儿童期创伤问卷、青少年NSSI行为功能评估量表、9项患者健康问卷进行心理评估.采用层次线性回归分析,检验COMT基因多态性(rs4680、rs165599)与童年期创伤对NSSI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利用约翰逊-内曼技术研究调节变量具有显著影响的区域.结果 COMT基因多态性rs165599与童年期创伤中情感忽视亚型的交互作用可预测青少年NSSI(β=0.251,t=2.329,P=0.022).携带rs165599多态性G/G型的NSSI青少年,高情感忽视组的NSSI得分显著高于低情感忽视组(F=4.579,P=0.049).结论 COMT基因多态性rs165599为G/G基因型的青少年,在遭遇童年期高情感忽视时可能会增加NSSI的易感性.

更多
广告
作者 赵萌 [1] 冯洁 [2] 王璐瑶 [2] 周波 [2] 学术成果认领
作者单位 成都医学院护理学院,四川成都 610500;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四川成都 611135 [1]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四川成都 611135 [2]
栏目名称
DOI 10.7499/j.issn.1008-8830.2407115
发布时间 2025-01-04
  • 浏览3
  • 下载1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4年26卷12期

1322-1328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