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可视化导航与MAKO手术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 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比较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domestic visual navigation and MAKO surgical robot-assisted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Crowe type Ⅳ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摘要目的:比较国产可视化导航与MAKO手术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Crowe 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接受可视化导航或MAKO手术机器人辅助THA的44例(56髋)Crowe Ⅳ型D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进行倾向性评分1∶1匹配,分为使用可视化导航辅助THA的导航组(23例,28髋)和使用MAKO手术机器人辅助THA的机器人组(21例,28髋).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股骨转子下截骨的发生情况),观察并比较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假体位置(包括髋臼假体前倾角和外展角),比较术前和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髋关节影像学指标[包括髋关节旋转中心高度(V-COR)、旋转中心水平距离(H-COR)、股骨偏心距(FO)、双下肢长度差异(LLD),以及假体在位情况、截骨愈合情况、假体周围骨溶解情况]、髋关节功能[包括Harris髋关节评分(HHS)和牛津大学髋关节评分(OHS)],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随访时间为12~16个月,平均(13.36±1.20)个月.导航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机器人组,术中出血量少于机器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股骨转子下截骨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前倾角、外展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V-COR、H-COR、LLD均小于本组术前,FO均大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2个月,所有患者假体均稳定在位,未发生假体松动、骨溶解和异位骨化.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HHS均高于本组术前,OHS均低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2个月,导航组患者HHS高于机器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假体周围骨折、脱位、无菌性松动、感染及翻修等并发症,无术中可视化导航和手术机器人出现的相关不良事件.结论:与临床常用的MAKO手术机器人相比,国产可视化导航具有成本低、易于推广的优势.其在辅助THA治疗Crowe Ⅳ型DDH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且能够实现较为理想的假体定位、生物力学恢复,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4
- 被引1
- 下载8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