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proximal femoral nail-rotation,PFNA)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hip arthroplasty,HA)治疗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73例骨质疏松性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PFNA组39例和HA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时间等指标以及术后12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FNA组的术中出血量(116.89 ±23.12 mL)、手术操作时间(75.36±14.18 min)明显少于HA组(362.57±136.41 mL,97.85±19.76 min),而术后下地时间(17.38±2.13 d)明显长于HA组(8.65±1.6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63,-2.532,9.914;P =0.001,0.030,0.000).Harris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无明显差异(x2=0.562,P=0.454).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Z =4.037,P=0.372).结论 PFNA内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在缩短手术时间、控制出血量方面优势明显,HA术后下地时间较短,更利于患者恢复.临床医生应当根据患者在年龄、身体状况、骨折类型、损伤程度等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29
- 被引42
- 下载157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