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环境要素对北京市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响
Impacts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on digestive diseases in Beijing
摘要为探究气象环境条件对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响,结合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与广义相加模型,分析了2009~2011年气象环境要素与北京市消化系统疾病急诊人数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显示,气温对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响主要体现为"高温效应",高于25℃的气温其危险度RR随气温升高而增加,且滞后效应能达到10d以上.较为极端的湿度(RH<10%或RH>90%)会显著增加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并有持久的作用,其与高温结合会形成"高温低湿"和"高温高湿"2种让人不适的情况.0~2m/s的风速在短的滞后期(5d)最能增加发病危险性.而3~4m/s的风速对疾病的危险性小,说明适度的风速不影响健康.浓度高于200μg/m3的PM10和浓度高于70μg/m3的NO2具有即时的危险性(5d内显著);而较高浓度(>55μg/m3)的SO2滞后一定时期后效应更加明显.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23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