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献 >>
  • 检索发现
  • 增强检索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默认
×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原位调控基料碳源组分对水虻堆肥效率与碳氮固定效应的影响

Effect of the black soldier fly larvae composting efficiency and carbon-nitrogen fixation by in-situ regulation of carbon source composition

摘要选择生物可利用度高的葡萄糖和生物利用度低的木屑作为碳源,花生粕作为氮源,配制总C/N为10、15、20、25、30,碳源难易利用程度为0%、25%、50%、75%、100%的25个水虻堆肥处理组,探究了不同总碳氮比和碳源难易利用程度下的水虻堆肥效率与碳氮素固定效应,基于相关性分析与正交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分析了调控碳氮固持的关键因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开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5个试验处理下,水虻虫体和虫粪产率分别为3.96%~23.06%和13.38%~89.99%;虫体碳含量为48.12%~60.31%,虫体氮含量为5.79%~9.85%,水虻从基料回收的碳、氮素分别为3.24%~29.58%和17.21%~52.69%;水虻堆肥体系碳与氮总固定率分别为40.69%~93.81%和38.06%~72.89%.易利用碳素有效率(ACC1)对水虻堆肥中虫体、虫粪的碳氮固定影响显著(VIP>1).总C/N为10,难易利用度碳源比为50%:50%时,水虻堆肥效率与体系总碳氮固定综合效果最佳.本研究证明了总C/N作为水虻堆肥营养基料配置指标上存在局限性,而原位调控基料碳源的生物利用度,可实现虫体高效生产与碳氮固定效能的协同平衡.

更多
广告
作者 严业皓 [1] 林嘉聪 [2] 麦力文 [2] 朱四喜 [3] 李勤奋 [2] 王定美 [2] 学术成果认领
作者单位 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区高效农业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生态循环农业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 571101 [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区高效农业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生态循环农业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 571101;海南儋州热带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农业环境儋州观测实验站,国家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儋州试验站,海南儋州571737 [2] 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3]
分类号 X705
栏目名称
DOI 10.3969/j.issn.1000-6923.2023.06.031
发布时间 2023-07-27
  • 浏览2
  • 下载1
中国环境科学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