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重度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系统性回顾分析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moderate and severe paraquat poisoning:a systematic review
摘要目的 观察百草枯中毒后各器官功能的临床演变,提高百草枯中毒后的早期识别率及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1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急诊科收治的急性中重度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重要脏器功能指标如氧合指数、血清肌酐、肝功能等的动态变化趋势,统计各脏器损伤率、损伤发生时间、损伤临床分型以及各脏器损伤的临床特点.结果 共 53 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口服百草枯量约为 40(30,60)mL;平均血液百草枯浓度约为 0.5(0.2,1.3)μg/mL.53 例患者存活 21 例,存活率为39.62%.死亡组低氧血症发生时间明显早于存活组.根据患者的血肌酐变化趋势,首次提出百草枯中毒急性肾损伤的 4 种类型(Ⅰa、Ⅰb、Ⅱa、Ⅱb),发现Ⅱb型肾损伤最为严重,同时,死亡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 百草枯中毒可引起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且病情越重,并发症出现越早且越多.笔者首次从临床多角度综合描述了中重度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特征,而且首次根据患者的血肌酐变化趋势对百草枯诱导的肾损伤进行分型及分类,为今后病情判断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71
- 被引1
- 下载3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