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后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与小关节源性腰痛的相关性研究
Correlation between changes of sagittal spinopelvic parameters after hip arthroplasty and facet joint-derived low back pain
摘要目的 探讨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与小关节源性腰痛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30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引起小关节源性腰痛且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接受腰椎X射线片检查的50名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基于X射线片测量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包括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腰椎前凸角(LL)、骶骨骨盆角(SPI)、骶骨骨盆后角(SPPA).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与小关节源性腰痛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小关节源性腰痛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PI、LL、SPI、SPP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PT小于对照组(P<0.05),术前SS大于对照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术前PT、SS与小关节源性腰痛相关(P<0.05).术前PT和SS诊断小关节源性腰痛的敏感度分别为50.00%、73.30%,特异度分别为88.00%、78.00%.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PT和SS诊断小关节源性腰痛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8(95%CI:0.595~0.822)和0.775(95%CI:0.673~0.877).结论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SS明显较大,PT明显较小.髋关节置换术可以减轻腰痛症状,且不影响腰椎和骨盆的矢状位平衡;术前PT、SS与小关节源性腰痛具有相关性,二者在诊断小关节源性腰痛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4
- 被引1
- 下载5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