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内及瘤周CT影像组学评估结直肠腺癌患者KRAS基因状态
Intratumoral and peritumoral CT radiomics for evaluating KRAS gene status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
摘要目的 观察瘤内及瘤周CT影像组学评估结直肠腺癌患者KRAS基因状态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45例结直肠腺癌患者,根据KRAS基因状态分为突变组(n=139)及野生组(n=106),并按 7∶3比例分为训练集(n=171)与测试集(n=74).比较组间临床资料,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临床因素以建立临床模型;基于增强静脉期CT勾画瘤内感兴趣体积(VOI)、瘤周VOI及瘤内+瘤周VOI,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模型;以效能最佳的影像组学模型联合临床因素构建联合模型.分析各模型评估结直肠腺癌患者KRAS基因状态的价值.结果 突变组与野生组患者性别及癌胚抗原(CE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者均为结直肠腺癌患者KRAS基因状态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临床模型评估训练集及测试集结直肠腺癌患者KRAS基因状态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633及 0.658.瘤内+瘤周 3 mm模型为最佳影像组学模型,其在训练集及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921及0.894;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及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949及0.956.在训练集,临床模型与瘤内+瘤周3 mm影像组学模型、临床模型与联合模型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在测试集,上述模型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基于增强静脉期CT瘤内+瘤周 3 mm影像组学有助于评估结直肠腺癌患者KRAS基因状态;联合患者性别及CEA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
- 被引0
- 下载3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