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户时期,中国医学知识大多通过书籍传到了日本,其中部分书籍凭借和刻(日本刻)版,在日本普及并被广泛接受.作者对传入的中国医书及其和刻版进行了调查和比较分析,因为该方法有可能历史地、量化地把握中国医学传入和被一般社会所接受的实际情况.结果如下所述:有传入记载的中国医书为804种、1917次,这些均为在中国流行、部头大,并能以高价售予日本的书籍.中国医书的和刻版为314种、679次,约半数出版于江户前期,尤其集中在内容难解的"内经"及技术高难的"针灸"方面.单经(白文)本在注释本发行40-50年之后有和刻.从江户中期开始,随着医学的日本化和日本医书的出版增加,中国书的和刻版急剧减少.所有传入医书约40%有和刻版.50年内从传入至和刻的比率高达46%,这种时间差越在江户早期越短.早在江户前期,和刻版中的畅销医书已经是3卷以内的薄册,且大多与当时中国的流行医书或最新医书无关.另外,在整个江户时期,也有从大部头书中拔粹或摘编的现象,由此可窥知日本特色的小型化嗜好.据此,日本在江户时期,从自身角度接受了中国医书,并进而接受了中医学,同时加以日本化.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
- 被引35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