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椎动脉V3段与第2颈神经毗邻关系的解剖学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Anatomical observat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adjac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3 segment and the second cervical nerve

摘要目的 观察椎动脉第3段垂直段(V3v)与第2颈神经(C2N)毗邻关系,为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arteriopathy,CSA)及枕颈痛合并眩晕的发生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头颈标本33侧,解剖剥离法显露C2N和V3v及其相邻的结构,观测V3v与C2N交叉部位,范围及形态.结果 所有标本中V3v与C2N前支均为横向交叉,跨越椎动脉后方(33/33,100%).依据其接触程度可分为3种类型:①接触性交叉:C2N的前支依其条索状原形与V3v横向交叉,共6侧占18.2%;②压痕性交叉:C2N横跨V3v段呈扁带状或纵向凹痕状,共7侧占21.2%;③半缠绕压扁带性交叉:C2N前支呈扁带状横向半环形缠绕V3v,共20侧占60.6%.交叉处呈直角交叉16侧占48.5%.V3v交叉前和交叉处管径分别为(3.82±0.07)mm、(3.35±0.05)mm;交叉前和交叉处C2N前支宽径为(2.38±0.05)mm、(3.53±0.09)mm.交叉处距中线距离(23.25±0.39)mm;交叉处距同侧寰枢外侧关节囊距离(6.26±0.2)mm;距同侧C2-3关节突关节距离(11.78±0.3)mm.结论 V3v与C2N前支形成横向交叉性接触,其中以半缠绕压扁带性交叉为主,这种毗邻关系可能使C2N前支压迫V3v使大脑供血减少,可能是CSA发生机制之一和/或高血压合并枕颈痛的形态学基础.

更多
广告
  • 浏览0
  • 下载1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