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篇首: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多为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而使骨转换率降低的药物(如雌激素、降钙素、bisphosphonates),这些抗骨吸收的药物都能减少骨量的进一步丢失,但对增加骨量,改善骨结构的作用不明显,也就是对提高骨的质量作用有限.骨骼组织是一种动力学器官,其结构能依据力学环境而产生适应性变化,力学信号调节骨量和骨形态.近年研究发现,振动等被动运动产生的低强度力学信号具有刺激骨合成的效应[1],可以作为一种被动的、非侵入性的形式积极影响骨的状态,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了可能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56
- 被引1
- 下载21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