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中国放射性心脏损伤的研究现状

摘要放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胸部肿瘤放疗可引起放射性心脏损伤( RIHD )〔1〕. 据统计,放疗后 RIHD 的发生率高达20% ~68% 〔2,3〕.目前,这一放疗引起的心血管疾病被认为是淋巴瘤和乳腺癌患者放疗后的常见良性死因〔4,5〕,这类病人放疗后十年中约有 88%出现无症状的心脏异常〔6〕,同时他们进行各种心血管手术和安放起搏器的概率提高了数倍〔7〕,心力衰竭发生概率也成倍提高〔8〕. RIHD包括射线引起的即刻效应和迟发损伤两种情况,研究认为射线攻击受照射组织的DNA,同时启动氧化应激,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促进最终引起心脏的无菌性炎症〔9〕,这是一个渐进的炎性反应和纤维化综合作用的病理性发展过程〔10〕. 然而该病病因机制尚不明确,因此临床没有针对RIHD 的有效干预措施. 研究显示胸腹部放疗引起的RIHD已经与传统的放射性肺纤维化损伤同等重要〔11〕,这提示医务工作者应该对RIHD给予充分的关注. 本文通过研究RIHD的国内文献,较系统的整理近30年来我国科研医务工作者对RIHD的研究认识,从临床实验和基础实验两个方面汇总分析RIHD的研究现状.

更多
广告
分类号 R540.41
栏目名称
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9.10.076
发布时间 2019-06-25
  • 浏览184
  • 下载390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39卷10期

2546-2548页

ISTICPKUCA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