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献 >>
  • 检索发现
  • 增强检索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默认
×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CHIP介导的OGG1在老年性白内障发展过程中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 羧基末端反应蛋白(CHIP)介导的8-氧代鸟嘌呤-DNA糖基化酶(OGG)1 在老年性白内障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培养SRA01/04 永生化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载体质粒转染组、CHIP过表达质粒转染组、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组.免疫沉淀实验检测OGG1 蛋白的泛素化修饰及与E3 泛素连接酶CHIP的结合能力.使用手持中波紫外线检测灯照射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通过转染CHIP质粒提升其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OGG1 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免疫沉淀实验结果显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存在OGG1 蛋白的泛素化修饰;UbiBrowser软件预测CHIP可能是引发OGG1 泛素化修饰的E3 泛素连接酶.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CHIP能够与OGG1 相互结合,提示OGG1 可能参与了OGG1 蛋白的泛素化修饰过程.在中波紫外线照射10 min时,晶状体上皮细胞中CHIP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其他中波紫外线照射时间;在中波紫外线照射20~40 min时,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CHIP蛋白相对表达量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后续实验建立的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均选用中波紫外线照射 10 min后,再孵育 24 h.CHIP过表达质粒转染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CHIP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空载体质粒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OGG1 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CHIP过表达质粒转染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组、空载体质粒转染组(P<0.05).结论 E3 泛素连接酶CHIP可诱发OGG1 泛素化降解,造成晶状体上皮细胞中损伤性DNA聚集,导致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与发展.

更多
广告
作者 唐静 [1] 阳帆 [1] 周丽丽 [2] 袁小波 [3] 学术成果认领
分类号 R776.1
栏目名称
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23.17.038
发布时间 2023-09-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基金项目
  • 浏览34
  • 下载4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3年43卷17期

4234-4237页

ISTICPKUCA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