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病例为颈段食管超长肿物的患者,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成功切除.不仅避免了经颈或开胸的外科手术,而且创伤小,恢复快,是一种有效的探索和尝试.1 临床资料患者 男,70 岁,因"吞咽哽噎感 1 年,加重伴咽痛 2 个月"入院.1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哽噎感,偶有反酸,与饮食无关,无进行性加重,无吞咽疼痛,无烧心,无胸闷、胸痛,至当地医院,行喉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2 个月前,吞咽哽噎感较前加重,且出现咽痛,并偶可呕吐出条索状物,见图 1,遂于慈溪人民医院就诊,再次行喉镜检查仍未见异常,后行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予以抗炎治疗后咽痛好转,但仍有吞咽哽噎感,遂就诊于本院.复查胃镜发现距门齿 17.0 cm 见长约 13.0 cm 杵状黏膜隆起,粗径约 1.0 cm.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消化内科.入院后完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等检查,并行超声内镜检查,发现在食管入口处可见病灶基底部,为均匀高回声,似起源于黏膜下层 ;直径约 0.8 cm,中央可见 0.2 cm 无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示血流信号,内镜检查所见见图 2.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09
- 被引0
- 下载55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