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酱香型白酒中吡嗪类物质体外抗炎作用研究

In vitro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pyrazines in sauce-flavor Baijiu

摘要为研究酱香型白酒中吡嗪类物质的体外抗炎活性及其作用机制,采用脂多糖(LPS)诱导R A W 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 O)、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 F-α)的含量,进而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 O S)、环氧化酶-2(C O X-2)、血红素氧合酶-1(H O-1)、白细胞介素-1(IL-1)、IL-6、TN F-α的信使核糖核酸(m R N A)的表达及对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中与生成前列腺素E 2(PG E 2)有关的关键酶的影响.结果表明,2,3,5-三甲基吡嗪(B Q-5)可抑制细胞上清液中N O上升,抑制磷脂酶A 2(PLA 2)及C O X-2活性,下调LPS诱导的iN O S、C O X-2、IL-1、IL-6及TN F-α的m R N A的表达.由此可见,酱香型白酒中含有的吡嗪类物质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其中B Q-5可减少炎症介质(IL-1、IL-6、TN F-α)的表达,抑制iN O S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N O的产生,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中PG E2合成的关键酶而发挥抗炎作用.

更多
广告
作者 罗强 [1] 刘杰 [1] 刘志刚 [1] 学术成果认领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 医学部,广东 深圳,518000 [1]
分类号 R392.5
栏目名称
DOI 10.11882/j.issn.0254-5071.2019.07.031
发布时间 2019-08-12
基金项目
深圳市科技计划基础研究项目(JC Y J20170307163626362)
  • 浏览1
  • 下载0
中国酿造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