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缓疗护患者家属与普通社区居民的死亡态度研究--基于社区横断面调查
Research on Attitudes Toward Death in Family Members of Palliative Care Patients and Other Ordinary Community ;Residents:A Cross-sectional Survey Based on Community
摘要目的:观察患者家属与普通居民死亡态度的差异性,从而分析家人进入临终阶段后,家属死亡态度的变化,以指导舒缓疗护中死亡教育工作的开展。方法选取2015-01-01至2015-06-30在静安区舒缓疗护中心住院的舒缓疗护患者家属(长期陪伴患者或与患者居住时间最长的家属)46例,同时在静安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辖5个社区(景华、裕华、四明、三义坊、华山)选取家中无舒缓疗护患者但年龄、性别、宗教信仰可比的居民(普通居民)136例,进行死亡态度调查。调查工具采用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 DAP-R),从死亡恐惧、死亡逃避、逃离接受、趋近接受、自然接受5个方面测量死亡态度。结果不同年龄者的趋近接受、自然接受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者的死亡恐惧、死亡逃避、逃离接受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性别死亡逃避、逃离接受、自然接受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女性死亡恐惧、趋近接受评分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有无宗教信仰者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自然接受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宗教信仰者逃离接受、趋近接受评分均高于无宗教信仰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家属与普通居民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家属逃离接受、趋近接受、自然接受评分均高于普通居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普通居民相比,患者家属有更积极的死亡态度,但这并不表示舒缓疗护中不需要对患者家属开展死亡教育。结合前期需求调查,患者家属对死亡教育是有需求的,但需要注重死亡教育时间尽量前移,以及死亡教育内容按需调整。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41
- 被引15
- 下载11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