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脏脂肪指数与脂肪肝发生风险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the Chinese Visceral Adiposity Index and Risk of Fatty Liver
摘要背景 肥胖是脂肪肝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但肥胖的诊断指标不能有效反映脂肪组织分布在脂肪肝发生中的作用.目的 评估基线内脏脂肪指数(VAI)及中国内脏脂肪指数(CVAI)与脂肪肝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 2018 年 2 月—2021 年 11 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17 086 名成年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健康管理中心的电子信息系统查阅健康体检档案,收集基本信息、一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器械检查结果.根据随访的腹部超声和CT结果,判断是否发生脂肪肝.随访截至 2022年 12 月.终点事件为基线无脂肪肝至首次发生脂肪肝或末次随访时间.根据随访是否发生脂肪肝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基线VAI、CVAI.根据基线VAI、CVAI的四分位数水平,将人群各分为 4 组(Q1、Q2、Q3、Q4 组),比较 4 组的脂肪肝发生率.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VAI、CVAI与脂肪肝发生的相关性,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VAI、CVAI对脂肪肝发生的预测价值,采用Delong's检验比较VAI、CVAI的曲线下面积(AUC)差异.结果纳入的受试者平均年龄(44.3±13.2)岁,平均BMI(23.2±2.6)kg/m2,平均随访时间(2.7±1.1)年.截至随访结束,2 523 例(14.8%)受试者发生脂肪肝.其中男性[19.4%(1 837/9 461)]脂肪肝发生率高于女性[9.0%(686/7 625)](P<0.001).脂肪肝组VAI和CVAI均高于未发生脂肪肝组(P<0.05).趋势性检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基线VAI、CVAI水平的增加,脂肪肝发生率也增加(χ2 趋势=1 034.9、1 334.8,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AI-Q4 组和CVAI-Q4 组发生脂肪肝的风险分别是VAI-Q1 组的 2.579 倍(95%CI=2.088~3.186)和CVAI-Q1组的 3.375 倍(95%CI=2.488~4.576).ROC曲线显示,CVAI预测脂肪肝的AUC大于VAI的AUC(0.737 与 0.708,P<0.001).分层分析显示,CVAI在不同性别、年龄及BMI分组中,CVAI-Q4 组均与脂肪肝发生相关(P<0.001).结论 基线CVAI与脂肪肝发生显著相关,且CVAI对脂肪肝发生的预测能力优于VAI.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7
- 被引0
- 下载22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