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蒂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与躯干任意皮瓣修复手部电击伤致软组织缺损疗效对比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Pedicled Superficial Circumflex Iliac Artery Perforator Flap and Arbitrary Flap from Trunk in Repairing Hand Soft Tissue Defect Caused by Electric Shock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带蒂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与躯干任意皮瓣修复手部电击伤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 年5 月至2022 年6 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 例手部电击伤致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试验组(40 例)和对照组(42 例),试验组患者软组织缺损创面采用带蒂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对照组患者软组织缺损创面采用躯干任意皮瓣进行修复,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皮瓣血管蒂长度、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手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皮瓣受区支配区域感觉功能与并发症(淋巴瘘、血管危象、瘢痕挛缩)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皮瓣血管蒂长度为(7.89±1.13)cm,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的皮瓣血管蒂长度(6.29±1.21)cm(t=6.181,P<0.001);住院时间为(31.14±4.92)d、创面愈合时间为(40.19±10.23)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33.58±5.03)d、创面愈合时间(46.62±11.41)d(t=2.219、2.682,P=0.029、0.009).术后 4 个月,试验组患者手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为良 20 例、中 16 例、差 4 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为良 10 例、中 20 例、差 12 例(Z=-2.762,P=0.006);试验组患者皮瓣受区支配区域感觉功能为 5 级 8 例、4 级 12 例、3 级 11 例、2 级 7 例、1 级 2 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皮瓣受区支配区域感觉功能为 5 级 1 例、4 级 10 例、3 级 10 例、2 级 13 例、1 级 7 例、0 级 1 例(Z=-3.005,P=0.002).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17.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48%(χ2=5.224,P=0.022).结论 与躯干任意皮瓣相比,带蒂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可有效修复手部电击伤所致的软组织缺损,促进手部运动功能及感觉功能恢复,降低淋巴瘘等并发症发生率.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8
- 被引0
- 下载2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