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血站血液检测前标本质量控制情况调查分析
An investigation of pre-test quality control of specimens in blood banks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摘要目的 分析京津冀血站血液检测前标本质量控制情况,探讨检测前标本质量控制策略的差异对血液质量的影响,为实现京津冀血液检测质量同质化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京津冀三地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简称血站实验室)检测前标本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调查,包括真空采血管的厂家规格和应用情况、标本采集数目和用途、核酸标本采集后处理方式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5家血站采用的血清学真空采血管来自9个厂家规格均为5 mL,核酸真空采血管来自3个厂家规格为5 mL和8 mL;13家血站采集2管标本,1管标本用于血型、ALT和ELISA检测,1管用于核酸检测,另外2家血站采集3管标本;13家血站采集核酸标本后4h内离心,另外2家中1家仅部分核酸标本4h内离心,1家全部核酸标本4-8 h内离心;13家血站采用全自动或半自动方式对核酸标本进行前处理,另外2家为手工方式处理.结论 京津冀15家血站血液检测前标本处理过程和质量控制机制存在差异.血清学真空采血管应用厂家较多但只有1种规格,核酸真空采血管应用厂家较少但有2种规格;在采集数目和用途上13家血站相同,2家不同;在核酸标本采集后的处理方式上,13家血站能达到4h内进行离心,2家达不到,13家血站采用自动、半自动方式处理核酸标本,2家为手工方式处理.因此需进一步分析以上差异对京津冀各个血站实验室血液检测质量带来的影响.为推进京津冀血液检测质量同质化提供基础数据.
更多
作者
韩卫
[1]
张慧贤
[1]
王艳彬
[1]
黄力勤
[2]
葛红卫
[2]
王瑞
[2]
潘彤
[3]
王鹏
[4]
杨莉
[5]
孙绍秋
[6]
曹晓
[6]
崔立晔
[7]
魏超
[8]
于桂军
[8]
徐云鹏
[9]
房金娟
[10]
刘彩侠
[11]
王学刚
[12]
甄志军
[13]
刘晓杰
[14]
杜文功
[15]
王露楠
[16]
戚海
[1]
王鸿捷
[2]
学术成果认领
作者单位
河北省血液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71;京津冀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能力指标比对专题工作组
[1]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京津冀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能力指标比对专题工作组
[2]
天津市血液中心;京津冀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能力指标比对专题工作组
[3]
北京市通州区血站;京津冀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能力指标比对专题工作组
[4]
天津市塘沽中心血站;京津冀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能力指标比对专题工作组
[5]
唐山市中心血站;京津冀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能力指标比对专题工作组
[6]
保定市中心血站;京津冀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能力指标比对专题工作组
[7]
沧州市中心血站;京津冀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能力指标比对专题工作组
[8]
张家口市中心血站;京津冀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能力指标比对专题工作组
[9]
衡水市中心血站;京津冀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能力指标比对专题工作组
[10]
承德市中心血站;京津冀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能力指标比对专题工作组
[11]
邯郸市中心血站;京津冀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能力指标比对专题工作组
[12]
邢台市中心血站;京津冀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能力指标比对专题工作组
[13]
秦皇岛市中心血站;京津冀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能力指标比对专题工作组
[14]
廊坊市中心血站;京津冀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能力指标比对专题工作组
[15]
国家卫健委临检中心;京津冀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能力指标比对专题工作组
[16]
DOI
10.13303/j.cjbt.issn.1004-549x.2018.10.006
发布时间
2019-01-18
中国输血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