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重点研究不同积分系统、WHO分型、FAB分型,染色体异常克隆,骨髓学及血液学指标在其预后中的意义,筛选与预后独立相关的因素.收集武汉协和医院近5年63例MDS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资料,使用Epi Data3.0建立详细的资料档案,并采用骨髓短期培养和G显带技术对63例MDS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追踪其临床病情进展情况.对随访结果结合临床资料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统计方法包括:所有生存率采用寿命表法,对各组生存率之闻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所有生存率函数曲线均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表明:63例MDS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38岁,其中26例患者出现染色体异常核型(41.27%).中位生存期30.63月.截至随访终止33例病例死亡(52.38%).5种预后积分系统不同组别患者的总存活期(overall survival,OS)均具有统计学差异,且以IPSS,Lille和Spanish预后积分系统差异最为显著(p<0.0001).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对患者OS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为IPSS(p<0.0001)、Lille积分系统染色体分组(p<0.0001)、骨髓原始细胞比例(P=0.00062)、Spanish积分系统(p=0.00064)及Lille积分系统(p=0.008).63例患者的OS经过WHO分型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01),其中RA患者相比较RCMD患者与5q-患者有更长的OS(p=0.003),并且5q-亚型提示非常良好的预后.RAEB-I怠者中位OS高于RAEB-Ⅱ患者.将63例MDS患者重新归类于FAB分型显示低危组(RA/RAS)和高危组(RAEB)的OS也有统计学差异(p=0.00012).结论: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和染色体核型异常是影响MDS预后的两个重要因素.WHO分型比FAB分型更有提示预后的价值,IPSS能为有染色体结果的MDS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但众多基层医院由于开展细胞遗传学研究尚存在一定困难,因此Spanish预后积分系统可应用于无染色体结果的患者中.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25
- 被引11
- 下载5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