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鉴别产时发热和宫内感染的特点,为产时发热的临床处理提供依据.方法 179例待产中发热(体温升高≥37.5℃)患者,根据临床诊断标准不同分为产时发热组(91例)和宫内感染组(8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及预后.结果 产时发热组胎心率为(157.26±11.68)次/min,低于宫内感染组的(171.27±10.13)次/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时发热组临产至体温升高时间为(8.57±4.57)h,与宫内感染组的(8.76±4.56)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时发热组发热至终止妊娠时间为(2.53±1.99)h,与宫内感染组的(2.46±2.04)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60.其中白细胞的敏感度为67.00%,截点值为16.05×109/L;CRP的特异度为86.80%,截点值为31.45 mg/L.宫内感染组培养出的细菌有大肠埃希菌1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无乳链球菌3例、粪肠球菌1例(均为取材部位同时发现).产时发热组孕妇胎盘病理检查出绒毛膜羊膜炎26例(28.57%).产时发热组住院天数为(5.79±2.45)d,短于宫内感染组的(6.82±3.3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时发热和宫内感染鉴别困难,产时发热对产妇及新生儿有影响,尤其胎心增快、血细胞升高、合并产程延长,需采取积极临床措施.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70
- 被引4
- 下载23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