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模型评价电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肩袖修补术患者的康复效果
Evaluation of the rehabilitation efficacy of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rotator cuff repair based on the DEA model
摘要目的 探索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评价电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肩袖修补术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 135 例肩袖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分为电针组、神经肌肉电刺激组及联合组,每组 45 例.三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运动,电针组进行电针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组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联合组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电针治疗.对比三组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学会(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Constant)评分],肩关节活动范围(前屈、外展、后伸),三角肌和冈上肌横截面积、厚度,经DEA模型分析的治疗方式经济效益.结果 术后 6、12 周,电针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4.76±0.80)、(2.69±0.79)分,神经肌肉电刺激组VAS评分分别为(5.13±0.94)、(3.00±0.80)分,联合组VAS评分分别为(4.00±0.90)、(1.96±0.77)分.术后6、12周,三组VA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VAS评分均低于电针组、神经肌肉电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12 周,三组前屈活动度、外展活动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2 周,三组后伸活动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12 周,联合组前屈活动度、外展活动度均优于电针组、神经肌肉电刺激组;术后 12 周,联合组后伸活动度优于电针组、神经肌肉电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12 周,三组ASES、Constant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ASES、Constant评分均高于电针组、神经肌肉电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三组冈上肌厚度、横截面积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术前,三组三角肌前束厚度、三角肌中束厚度、三角肌后束厚度、三角肌横截面积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术后 12 周,三组三角肌中束厚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术后12 周,三组三角肌前束厚度、三角肌后束厚度、三角肌横截面积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三角肌前束厚度、三角肌后束厚度、三角肌横截面积优于电针组、神经肌肉电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DEA模型预测,三组VAS评分的规模效益、综合效益,肩关节活动范围的技术效益、规模效益、综合效益、规模报酬系数,ASES、Constant评分的技术效益、综合效益,冈上肌和三角肌厚度、横截面积的技术效益、综合效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肩关节活动范围的技术效益值为 1 的决策单元有 28 个,规模效益 17 个,综合效益 17 个,规模报酬系数 44 个;ASES、Constant评分的技术效益值为 1 的决策单元有 26 个,综合效益 13 个.三组VAS评分,冈上肌和三角肌厚度、横截面积的规模报酬类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肩袖修补术患者进行电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的康复效果更为显著,可促进肩关节功能改善,缓解术后疼痛感.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
- 被引0
- 下载1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