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治疗后患儿早期视网膜功能的研究

The study of early retinal function in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infants after different treatments

摘要目的 研究ROP治疗后(视网膜光凝、玻璃体腔内注药或自然消退),患儿早期视网膜功能的差异.方法 将40例(71眼)ROP患儿按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3组:视网膜光凝组、玻璃体腔注药组和自然消退组.于矫正月龄6~7月时用手持式视觉电生理检测系统行全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对比分析其各波段振幅和潜伏期的差异.结果 激光组、注药组和自然消退组患儿全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中明适应3.0ERGa波和b波振幅与潜伏期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但暗适应0.01ERGb波振幅与潜伏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光凝组患儿暗适应0.01ERGb波的振幅小于注药组和自然消退组,潜伏期大于玻璃体腔注药组和自然消退组;而玻璃体腔注药组和自然消退组的暗适应0.01ERGb波的振幅与潜伏期振幅无明显差别.结论 经视网膜光凝、玻璃体腔内注药或自然消退的ROP患儿视网膜视锥细胞功能发育没有差别;玻璃体腔注药后ROP患儿视杆细胞功能类似于自然消退ROP患儿,而视网膜光凝对其视杆细胞功能的影响大于玻璃体腔注药和自然消退.

更多
广告
  • 浏览21
  • 下载10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