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and risk prediction for intensive care unit admiss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combined with righ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摘要目的 探讨中、高危急性肺栓塞(APE)合并右心功能不全(RVD)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他们进入重症监护室(ICU)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2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经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为中、高危APE合并RVD的住院患者共92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67.3±10.9)岁.根据是否收治ICU分为入ICU组(31例)和未入ICU组(61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生化检查和影像学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PE合并RVD患者进入ICU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相关指标对APE合并RVD患者进入ICU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预测准确性.结果 与未入ICU组比较,入ICU组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较快、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较低,心功能指标中B型利钠肽(BNP)、高敏肌钙蛋白Ⅰ(hs-cTnⅠ)和肺动脉收缩压(PASP)较高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低,凝血功能指标中D-二聚体(D-dimer)较高,合并创伤/骨折病史比例较高(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BP、BNP、hs-cTnⅠ、PASP和D-dimer是影响APE合并RVD患者进入ICU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APE合并RVD患者的SBP>119 mmHg(AUC=0.879,95%CI:0.811~0.947)时进入 ICU 可能性降低,BNP>416 pg/ml(AUC=0.996,95%CI:0.988~1.000)、hs-cTnⅠ>321.15 pg/ml(AUC=0.801,95%CI:0.694~0.907)、D-dimer>686 ng/ml(AUC=0.852,95%CI:0.771~0.933)和 PASP>41 mmHg(AUC=0.967,95%CI:0.905~1.000)时进入 ICU 可能性增加(均为P<0.001).根据上述指标是否为高优或低优指标进行赋值,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即 Score 1 模型(取值范围[0,5]),截断点值为 3 分(AUC=0.999,95%CI:0.996~1.000,P<0.001),即当APE合并RVD患者的Score1≤3分时,患者进入ICU的可能性增加;当APE合并RVD患者的Score1>3分时,患者进入ICU的可能性降低.结论 SBP、BNP、hs-cTnⅠ、PASP和D-dimer是影响APE合并RVD患者进入ICU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APE合并RVD患者进入ICU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3
- 被引0
- 下载1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