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散选择试验的学龄儿童正餐偏好研究
Research of meal preferences among school-aged children based on discrete choice experiment
摘要目的 探究学龄儿童饮食决策中不同食物属性及其水平的相对重要性,了解学龄儿童的正餐偏好,为制定学龄儿童饮食行为干预精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24年5-6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湖北省、安徽省各抽取2所中学(城乡各1所)854名11~15岁学龄儿童开展D-最优设计离散选择试验问卷调查.应用混合Logit模型分析儿童对正餐属性及不同水平的偏好程度,并计算选择决策中属性的相对重要性(RI)和支付意愿.结果 纳入的5个食物属性对学龄儿童正餐选择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影响学龄儿童正餐选择的食物属性相对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就餐方式(RI=31.26%)、食物种类(RI=30.56%)、烹饪方式(RI=23.84%)、口味(RI=8.06%)和每餐人均价格(RI=6.27%).其中,学龄儿童更偏好家庭烹饪的正餐(β=0.74),支付意愿为86.3元;偏好食物种类多样的餐食(谷薯类+蔬菜+鱼肉蛋豆类)(β=0.61),支付意愿为71.9元;偏好煎/炸/烤(β=0.51)的烹饪方式以及偏辣的口味(β=0.33);每餐人均价格与学龄儿童正餐选择呈负相关(β=-0.01)(P值均<0.05).依据居住地区、体质量指数(BMI)分层分析后发现,就餐方式对农村儿童及超重肥胖儿童的相对重要性最高(RI值分别为31.28%,34.17%),均偏好家庭烹饪的餐食(β值分别为0.76,0.91),且二者在食物种类的选择上更偏爱包含鱼肉蛋豆类与谷薯类、鱼肉蛋豆类与谷薯类和蔬菜的正餐(地区:β值分别为0.53,0.53;BMI:β值分别为0.55,0.56)(P值均<0.05).结论 学龄儿童对正餐不同属性的偏好存在差异.在学龄儿童饮食行为干预中应提升学校供餐质量,降低健康膳食购买成本,分类开展针对性的家庭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烹饪方式.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