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献 >>
  • 检索发现
  • 增强检索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默认
×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与移植血管血流量的关系

Impact of Graft Flow on the Incidence of Perioperativ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移植血管血流量与围手术期心肌梗死(MI)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 采集2010年1~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连续58例因冠心病接受单纯择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均采用左乳内动脉(LIMA)吻合于左前降支(LAD),其他靶血管则以大隐静脉(SV)作为旁路移植血管,在关胸前循环状态稳定条件下,应用瞬时流量测定技术测量各移植血管的血流量,并计算移植血管总血流量.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围手术期MI,将患者分成两组:MI组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67.4±10.3岁;非MI组,47例,其中男38例,女9例;年龄63.3±9.9岁.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中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MI组与非MI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5.4±59.6 min vs.183.4±32.4 min,t=1.691,P=0.096).MI组与非MI组移植血管数量(3.00±1.00支vs.2.96±0.78支,t=0.154,P=0.878)、LIMA-LAD移植血管血流量(15.40±11.37 ml/min vs.16.50±10.83 ml/min,t=0.301,P=0.76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I组与非MI组移植血管总血流量(41.03±19.50 ml/min vs.64.09±32.44 ml/min,t=2.254,P=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移植血管总血流量<48.5 ml/min为发生MI的危险因素[OR=4.706,95%CI(1.099,20.147)].结论 移植血管总血流量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CABG后急性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总血流量<48.5 ml/min的患者术后发生围手术期MI的概率将明显增加.

更多
广告
  • 浏览268
  • 下载30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