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献 >>
  • 检索发现
  • 增强检索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默认
×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痉挛型偏瘫儿童上肢精细运动功能发育进程研究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fine motor function of upper limbs in children with hemiplegia

摘要目的 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评估痉挛型偏瘫患儿的患侧和对侧上肢精细运动功能发育进程,进一步明确痉挛型偏瘫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发育特性.方法 纳入2000至2012年在上海地区8家儿童康复机构和6所特殊教育学校接受康复治疗和教育的先天性痉挛型偏瘫连续病例.采用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MFM)进行精细运动功能评估,分别测定以患侧和对侧为主导的FMFM分值.以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构建患侧和对侧的精细运动发育曲线,获得FMFM极限值以及达到极限值90%时的年龄(年龄-90)用于临床解释.结果 536例偏瘫患儿进入分析,男360例(67.2%),女176例,右偏瘫284例(53.0%),左偏瘫252例.首次评估时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17.8 岁,平均年龄为(3.4±3.2)岁.共有792对FMFM测试结果用于模型构建,平均每例患儿有1.48对FMFM测试结果,其中73例完成了2次测试,54例完成3次以上测试.采用Stable limit模型拟合对侧精细运动发育模型,采用Peak/decline模型拟合患侧精细运动发育模型,两模型均拟合成功.对侧的FMFM极限值为73.4分,明显高于患侧的64.0分.年龄-90对侧为2.7岁,患侧为3.3岁.患侧FMFM分值在到达极限值后呈缓慢下降趋势,降幅约为12%(极限值64.0分降至56.5分).结论 痉挛型偏瘫患儿患侧上肢的精细运动功能发育极限低于对侧,到达发育极限的时间晚于对侧,且在到达极限后呈逐步下降趋势.针对偏瘫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训练应充分重视两侧功能发育的特性.

更多
广告
作者 史惟 [1] 丁俊杰 [1] 杨红 [1] 李惠 [1] 苏怡 [1] 侯方华 [1] 王艺 [1] 俞建 [1] 学术成果认领
栏目名称
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13.04.002
发布时间 2013-09-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浏览592
  • 下载151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3年8卷4期

247-251页

ISTICPKUCSCD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