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二尖瓣环间隔起源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电生理特征与射频消融

Electr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itral annular septum originated focal atrial tachycardia and therapy of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it

摘要目的:探讨二尖瓣环间隔起源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电图(ECG)特性,电生理特性和射频消融治疗(RFA)。方法13例患者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起源于二尖瓣环间隔侧房速(简称二尖瓣间隔房速),其中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23~47(35±12)岁,心动过速病史1~6年。结果12例患者经穿房间隔途径标测消融成功,1例经主动脉逆行途径标测消融成功。根据局部电位特征,X线影像和三维标测系统确定成功消融位点分别为:二尖瓣环前间隔旁8例,二尖瓣环中间隔到前间隔之间3例,二尖瓣环后间隔2例。所有房速心电图V1导P波均表现出负正双向,右房激动标测显示最早右房激动点位于间隔侧(希氏束区域或冠状窦近端)。13例患者成功靶点局部电位均为小A大V,9例局部电位A波为复杂或碎裂的。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12例长期随访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二尖瓣环间隔区域是重要的房速起源点,常见于前间隔旁,其有独特P波形态和心内激活顺序。经穿间隔或逆行主动脉途径消融二尖瓣环间隔房速,安全有效。

更多
广告
  • 浏览169
  • 下载54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