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献 >>
  • 检索发现
  • 增强检索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默认
×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苗药大乌泡叶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考察

Study on in vitro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Extracts from Miao Medicine Rubus multibracteatus Leaves

摘要目的:考察苗药大乌泡叶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将大乌泡叶煎煮水提物和80%醇提物均制备成质量浓度为200 mg/mL的药液,并以氨苄青霉素和氟康唑为阳性对照(50 mg/mL),采用管碟法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痢疾志贺菌、普通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的抑菌作用.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80%醇提物,得到相应部位萃取物(50 mg/mL)后,采用管碟法考察其对上述7种菌株的抑菌作用;筛选出具有抑菌作用的部位及对药物敏感的试验菌株,并分别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琼脂培养基平板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大乌泡叶的水提物几乎无抑菌活性,80%醇提物对各菌株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5种细菌的抑菌作用优于对2种真菌;大乌泡叶80%醇提物的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部位表现出良好的抑菌作用,石油醚和水层部位几乎没有抑菌作用,各萃取部位对真菌均未见抑制作用;大乌泡叶80%醇提物对5种细菌的MIC、MBC分别在6.25~12.5、12.5~25 mg/mL之间,其乙酸乙酯部位的MIC、MBC分别为3.13、6.25 mg/mL,其正丁醇部位的MIC、MBC分别在3.13~6.25、6.25~12.5 mg/mL之间.结论:苗药大乌泡叶的80%醇提物及其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对细菌具有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

更多
广告
  • 浏览136
  • 下载11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

2017年28卷1期

72-75页

ISTICPKUCA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