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临床-影像学特征联合增强MR影像组学预测HIFU消融子宫肌瘤后再干预风险
Prediction of the Risk of Reintervention After HIFU Ablation for Uterine Fibroids Based on the Clinical-Imaging Features Combined with Contrast-Enhanced MR Radiomics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临床-影像学特征和对比增强T1加权成像(CE-T1WI)影像组学的联合模型在预测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子宫肌瘤后再干预风险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性分析HIFU消融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89例(再干预43例;非再干预146例),评估患者临床-影像学特征.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32)和验证集(n=57).采用二元逻辑回归筛选预测再干预风险的独立临床-影像学特征.采用最大冗余最小相关性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筛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采用二次判别分析分别建立基于独立临床-影像学特征的临床-影像学模型、基于最优影像组学特征的影像组学模型及结合上述特征的联合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性能,综合判别改善(IDI)指数和DeLong检验用于比较模型预测性能.结果:年龄(P<0.001)、肌瘤体积(P=0.001)、肌瘤强化程度(P=0.001)是预测再干预风险的独立临床-影像学特征.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模型验证集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1(95%CI0.577~0.964)和0.819(95%CI 0.702~0.937).IDI结果显示联合模型相较于临床-影像学模型整体预测性能提高18.9%(训练集,P<0.001)和16.8%(验证集,P=0.001).DeLong检验结果显示联合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影像组学模型(训练集,P=0.002;验证集,P=0.590)和临床-影像学模型(训练集,P=0.002;验证集,P=0.030).结论:基于临床-影像学特征和CE-T1WI影像组学的联合模型可以有效预测HIFU消融子宫肌瘤后再干预风险,有望为临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和慢性疾病管理计划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40
- 被引0
- 下载21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