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CT联合血清学指标对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输尿管受累的预测价值
Predictive Value of Abdominal CT Images Combined With Serological Indicators for Ureteral Involvement in Idiopathic Retroperitoneal Fibrosis
摘要目的 分析腹部CT联合血清学相关指标对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IRF)输尿管受累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9 例IRF患者的CT图像,包括病变累及部位及强化特点.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其中43 例血清学资料完整的病例,根据IRF输尿管是否受累,分为输尿管受累组(n=29)和未受累组(n=14).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IRF输尿管受累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T动脉期强化幅度、血清胱抑素C(CysC)对IRF输尿管受累的预测价值.结果 IRF CT影像通常表现为包绕腹主动脉、髂动脉、输尿管及腹膜后组织的软组织密度病灶,分布范围广泛.IRF输尿管受累组和未受累组患者性别(P=0.031)、CT动脉期强化幅度(P=0.014)、CT静脉期强化幅度(P=0.032)、血清CysC(P=0.03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P=0.034)、CT动脉期强化幅度(P=0.046)、血清CysC(P=0.041)是IRF输尿管受累的独立危险因素.CT动脉期强化幅度联合血清CysC预测IRF输尿管受累的曲线下面积为0.776.10 例随访患者血沉(P<0.001)、C反应蛋白(P=0.021)及IgG4 水平(P<0.001)均低于治疗前.结论 腹部CT联合血清学相关指标预测IRF发生输尿管受累的准确性较高,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
- 被引0
- 下载1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