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胆汁淤积是指胆汁合成、分泌异常,以及肝内外胆管中胆汁流动的机械性或功能性障碍,使胆汁成分入血所致的临床证候群[1]。胆汁淤积按照发生部位可分为肝内胆汁淤积(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IHC)和肝外胆汁淤积,其中IHC临床发生率高,国内外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治疗方面无特效药物。为进一步规范我国IHC的诊断与治疗,由肝内胆汁淤积诊治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写,历时1年余制定了国际上唯一一部《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公开发表于《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利用最新的临床证据,制订合理的诊疗方案。现将主要观点作一解读。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93
- 被引4
- 下载622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