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致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onstruction of risk prediction model for acute radiation-induced skin in-jury caused by hypo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 after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致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2020 年10 月至2022 年9 月于唐山市人民医院接受保乳切除术的170 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70 例患者按7∶3 分为模型组(119 例)和验证组(51 例).根据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将模型组患者进一步分为损伤组(89 例)和无损伤组(30 例).比较损伤组和无损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BMI)≥28 kg/m2,有糖尿病史,肿瘤T分期为T2 期,三阴性乳腺癌,放疗形式为序贯瘤床电子线补量放疗,以及较高的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及血红蛋白(Hb)水平是患者发生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这些指标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模型组,该模型预测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2(95%CI:0.890~0.974),灵敏度为97.14%,特异度为 86.24%;对于验证组,该模型预测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风险的 AUC 为0.926(95%CI:0.880~0.966),灵敏度为86.36%,特异度为90.40%.结论 BMI、糖尿病史、肿瘤T分期、三阴性乳腺癌、放疗形式、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及Hb水平均是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致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43
- 被引1
- 下载16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