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监护仪灌注指数值的稳定性与血氧饱和度报警关系研究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bility of PI value and SpO2 alarms of neonatal monitor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监护仪中脉搏灌注指数(PI)值的稳定性与血氧饱和度(SpO2)报警的关系,以期降低误报警率.方法:使用双血氧模块(模块1和模块2)监护仪同时监测新生儿身体的不同部位,以两个模块同时报警时认定为有效报警,而仅1个模块报警时,则认为无效报警.通过计算PI值的方差将PI值分为A类(数据无更新)、B类(数据变换更新)和C类(无数据),统计有效报警在3类情况中的分布情况.选取2023年5月11日至19日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病区收治的18例新生儿进行监测,每例患儿平均监测7.3 h,对比双血氧模块监测的A类、B类和C类误报警率以及PI值与SpO2报警的相关性.结果:模块1和模块2两个无创血氧模块监测到的有效警次数为41次,A类和C类误报警率均明显高于B类.模块1和模块2监测的PI值A、B、C类次数分别为6、34、1和8、30、3次,与SpO2有效报警次数均呈弱相关(r=0.230、0.259,P<0.05),单因素二项逻辑回归SpO2报警时PI值分类无法预测SpO2报警.结论:PI值能够反映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不稳定时影响SpO2的报警正确性,使用单SpO2传感器采集到的PI值能够间接反映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不稳定时会影响SpO2的报警正确性,而采用双血氧模块监护仪同时监测新生儿能够提高SpO2报警准确性.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
- 被引0
- 下载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