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川楝子不同部位川楝素含量的古今炮制方法与临床用量研究
Study of Ancient and Present Preparation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Toosendanin in Different Parts of Fructus Toosendan
摘要目的 建立川楝子不同部位川楝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探讨古今炮制方法及用量异同.方法 以川楝素为指标,对炒川楝子果皮、果肉、果核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C18柱(250 mm×4.6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3:77),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5℃.结果 川楝子果皮、果肉、果核中川楝素含量分别为0.058 9%,0.200 5%,0.002 3%.结论 古人在使用川楝子时多去皮、去核,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现今川楝子临床用量和古代剂量相仿,但实际有效成分含量降低,临床用量偏轻.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88
- 被引2
- 下载25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