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亚甲蓝示踪乳腺癌效果的评价.方法:将术前确诊乳腺癌的患者进行乳腺癌组织及其周围注射亚甲蓝,术中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将染色与非染色淋巴结进行分类,并标明各淋巴结的所在组别.结合病理区分淋巴结转移的真阴性、假阴性、真阳性、假阳性.以此作为乳腺癌示踪技术的成功与否的依据.结果:63例检出的前哨淋巴结中,阴性26例,阳性37例,阳性率58.73%.65例腋窝淋巴结阳性38例,阳性率58.46%.SLN与ALN经病理检查完全符合者36例.2例前哨淋巴结阴性而腋窝淋巴结阳性,1例前哨淋巴结阳性而腋窝淋巴结阴性.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评价:灵敏度(SLN阳性数37/腋窝淋巴结转移数38)97.3%,准确度(SLN真阳性与真阴性的数之和60/S L N活检总数63)为95.2%,假阳性率(SLN假阳性的例数1/腋窝淋巴结转移例数38)2.6%,假阴性率(SLN假阴性的例数2/腋窝淋巴结转移例数38)5.2%.结论:使用染料亚甲蓝示踪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准确掌握适应症、示踪条件后,检出的淋巴结敏感性和准确性均较高,临床应用简便,安全性高,能较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55
- 被引2
- 下载52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