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海拔高原人群在递增负荷运动情况下的通气量与心率的变化特征,探讨其作为高原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评价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高原习服男性青年军人88名,平均年龄21.7±1.6.其中3000 m 30人,3700 m 30人,4300 m 28人,进行递增负荷踏车运动,运动负荷从30 W开始,每5 min增加30 W,直到不能坚持则停止运动.采用COSMED K5运动肺功能仪测量每一运动负荷的肺通气量,POLAR V800心率表测量每一运动负荷的运动心率.结果:不同海拔递增负荷运动中完成最大负荷的人数具有显著差异(P<0.05),海拔越高,完成人数越少.同一海拔,不同负荷之间,随着负荷的增加,通气量与心率明显增大(P<0.05),且无上限值;同一负荷,随海拔增加,通气量与心率也明显增大(P<0.05).结论:通气量与心率具有作为高原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评价指标的可行性.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77
- 被引3
- 下载7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