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电针对肝脏吲哚菁绿代谢的影响:活体荧光成像技术

Influence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indocyanine green metabolism in liver: display of in vivo fluorescence imaging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对吲哚菁绿(ICG)在肝脏代谢的影响,探讨针灸对肝脏功能调节的机制,同时探讨活体荧光成像技术用于针灸机制研究的可行性.方法:将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结合经典的吲哚菁绿肝脏代谢试验,对尾静脉注射ICG后的20只小鼠电针“足三里”穴20 min,用动物活体荧光成像仪观察电针20 min和停针60 min内ICG荧光在肝脏的强度和分布;20只小鼠作为对照组,只注射ICG不予以电针.比较两组荧光强度及分布区域的差异.结果:(1)在ICG注射即刻,两组小鼠肝脏即有团状聚集的荧光显示,随着观察时间的推移,荧光显示亮度和面积增加,至注射30 min左右,荧光亮度减弱,该过程与已知的ICG在肝脏代谢活动是一致的.(2)电针组在电针10、20 min和停针后,肝脏的荧光强度较对照组均减弱,荧光的分布面积也比对照组小.(3)对光强度值定量统计显示,在观察全程的各时间点,对照组该值较高,电针组则较小,并始终规律地出现.对所有观察时点ICG荧光强度均差值总和的统计显示,对照组和电针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减弱ICG荧光强度和持续时间,说明电针加速了ICG在肝脏的代谢过程.动物活体荧光成像技术用于针灸作用原理研究是可行的.

更多
广告
  • 浏览125
  • 下载0
中国针灸

中国针灸

2013年33卷10期

919-923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