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通过脉管相关标志物表达的对比探讨术中纳米炭甲状旁腺负显影机制

Mechanism of the "negative development" of carbon nanoparticles for the parathy-roid gland in thyroidectomy through expression contrast of vascular-related markers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淋巴系统的解剖特点与甲状旁腺纳米炭"负显影"的机制.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组织标本62例,其中包括正常甲状旁腺组织45例,甲状旁腺腺瘤10例,甲状旁腺癌7例.以正常甲状腺组织10例作为阳性对照,采用淋巴管特异性标志物D2-40、LYVE-1以及血管特异性标志物CD31、CD34对上述标本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比鉴别毛细淋巴管与毛细血管.结果:62例甲状旁腺组织中,血管标志物CD31、CD34染色有效例数、阳性例数及阳性率分别为58例、50例、86.2%和60例、60例、100%,阳性者均可见棕黄色的血管呈网状分布.淋巴管标志物D2-40、LYVE-1染色的有效染色例数、阳性例数及阳性率分别为59例、17例、28.8%和58例、23例、39.6%,阳性者仅可见单个或少数棕黄色淋巴管,且多局限性分布于脉管区或被膜区,腺体实质内少见.结论:成年人大部分甲状旁腺可能缺乏淋巴管网,仅部分旁腺存在少数淋巴管,且一般局限分布于被膜区或脉管区,这可能为甲状腺实质内注射纳米炭混悬剂"负显影"甲状旁腺的解剖学机制之一.

更多
广告
  • 浏览216
  • 下载93
中国肿瘤临床

中国肿瘤临床

2018年45卷1期

22-26页

ISTICPKUCSCDCA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