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蛋白酶联合锡类散对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Effects of chymotrypsin combined with xileisan on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in ulcerative colitis and study on its mechanism
摘要[目的]观察肠黏膜屏障损伤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关系、糜蛋白酶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疗法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UC患者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158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选取20例在我院行肠镜检查的健康体检者的资料做参照.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保留灌肠,灌肠液为生理盐水,同时加入庆大霉素、氟美松,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糜蛋白酶、锡类散保留灌肠.2组患者根据Mayo评分,分为轻、中、重度3个亚组.以咬合蛋白(Occludin)和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血清β-防御素(β-defensin)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分别代表肠道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和免疫屏障,免疫组化法检测3种蛋白表达,并与相关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健康人群比较,UC患者Oecludin、Claudin-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β-defensin表达显著增加,sIgA表达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UC患者综合分析:轻、中、重度亚组间肠黏膜Occludin、Claudin-1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UC分级增加表达明显减少,(r=-0.890,-0.888);轻、中、重度UC患者肠黏膜β-defensin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UC分级增加表达明显增多(r=0.596);sIgA在不同分级UC肠黏膜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Mayo评分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Occludin、Claudin-1表达上升,血清β-defensin表达下降,sIgA表达上升,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C患者肠黏膜屏障出现损伤,其中机械屏障、化学屏障与疾病的分级具有相关性;糜蛋白酶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对UC患者的肠黏膜屏障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46
- 被引16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