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巩膜瓣制作及缝合方法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疗效.方法 纳入摩洛哥拉西迪亚大区眼科医院2021年4月—2022年9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98例(98只眼),其中双眼发病8例以临床症状相对较重眼入组,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50只眼)和对照组48例(48只眼).其中观察组术中采用改良的巩膜瓣制作方法,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矩形巩膜瓣手术.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7 d平均眼压、早期浅前房形成情况及术后14 d功能性滤过泡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1)手术时间: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01,P=0.000).(2)眼压:2组术后7 d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浅前房形成情况:观察组术后7 d发生轻度及中度浅前房2例(4.00%),而对照组为10例(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5,P=0.016).(4)功能性结膜滤过泡形成情况:2组术后14 d 形成功能性滤过泡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采用改良巩膜瓣制作方法,可有效减少手术损伤,缩短手术时间,更好地调控房水滤过率,减小缝线的局部刺激,降低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8
- 被引0
- 下载2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